電話:0771-2808233 2843309
電話:0771-2819966
傳真:0771-2267278
地址:南寧市興寧區新民路
40號廣西旅游大院
客服一電話:13377008365
客服二電話:13377189021
客服三電話:13377179152
客服四電話:18977783630
注:以上手機號均為微信號
|
傳承700年的“非遺文化”恭城花炮節 |
作者: 文章來源:http://m.phaeton-center.com 更新時間:2015-3-13 訪問次數:次 |
南寧旅行社訊 今年元宵節前一天,記者來到恭城縣三江鄉石口屯,探尋在瑤鄉大地上流傳了700年的古老習俗。每年的正月十四,對于這里的瑤民來說都是一個盛會——花炮節。當天,石口村附近村寨的居民,無論男女老少,都會梳洗打扮一番,穿上最光鮮的行頭,聚集在村里跳羊角舞、搶花炮。
而這一習俗,迄今已流傳了700年。其中,羊角舞、搶花炮已被列入自治區級“非物質文化遺產”項目大名單內。石口屯也成為了廣西為數不多的同時擁有兩項“非遺”的自然村。
石口屯現有人口700多人,村中已很少能見到木房,很多新建的磚房零散地散落在獨峰腳下,中間的田野已長出青青的嫩草。當天上午10點左右,記者抵達石口屯的時候,遠遠就聽見鞭炮聲和鑼鼓聲。當地一村民告訴記者,村里一年一度的花炮節已拉開序幕,村民已在游炮了。
正月十四早上,頭一年搶得花炮的炮主用簸箕蓋一層米,上面放些煙、糖,和村民們用花轎抬著花炮沿村路游行,經過各家各戶時,村民們都要放鞭炮、給紅包以示慶賀。
石口村花炮節的歷史,要追溯到元大德二年(1298年)。據傳,當時千家垌有一對夫婦結婚多年未有生育,某年年關之時,家中來了一位鶴發童顏的老人,送給他們一枝花,交待他們好生供奉后便悄然而去。夫妻倆便依言恭敬地將花供奉起來。第二年,家里喜添男丁。夫妻倆對這位老人感恩不盡,熱情款待,欲答謝老人。老人婉拒,并告知他們每年只需要誠意卷個大炮仗,擇吉日燃放表心意即可。村里人都認為花炮能給人帶來吉祥,紛紛爭搶回來供奉,因此就形成了花炮節的雛形。大德九年(1305年),為了躲避戰亂,千家垌的瑤民紛紛往外遷徙,有一支遷徙至石口安營扎寨,同時也將花炮節的習俗帶了過來。
搶花炮采用每年滾動循環的方式進行。搶到花炮的人家,要恭恭敬敬地將花炮請回家,供奉在自家神臺,到了農歷十二月十六日,邀請村上老人、親朋好友一二十人匯集家里,買回五色紙,粗紙,自己制的土硝,層層卷制成直徑為30厘米、高60厘米左右的花炮,在上面插滿五色紙制成炮花。到了正月十四早上,炮主家先是游炮,隨后,主家以紅傘遮炮,走到田垌中央,點燃引信,眾人搶花炮。有幸搶到花炮的人家要緊緊護住,不讓別人搶走,滿臉笑容接受獅子朝拜和上一年炮主的朝賀,周而復始,代代相傳